案例名称:邛崃市南宝山羌族非遗传承与保护实践案例
申报单位:邛崃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邛崃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长期致力于推动羌族非遗整体性保护,建立成都尔玛民俗博物馆,展厅面积700平方米,展品近7000件,年观展人数约20万人次;成立羌文化特色队伍6支,开展活动60余场;举办羌文化旅游节、羌历新年庆典等特色乡村旅游活动,探索出一条“非遗+文创”“非遗+旅游”的发展路径,羌文化生态得到了整体保护。
政府助力民族文化传承保护
2008年,邛崃市将地震受灾群众分别安置在南宝山镇的木梯村、金花村和直台村。其中,汶川县龙溪乡直台村整体移民、集中居住并保留村名,夕格村村民分散安置在木梯村、金花村居住。受灾群众在邛崃市长期生产生活,使羌文化在邛崃市逐渐扎下了根。比如,生活在南宝山镇的羌族群众,至今仍传承着释比古唱经、羌族多声部民歌、锅庄、羊皮鼓舞、羌绣、羌年、羌族瓦尔俄足节、羌族婚俗、羌族服饰制作等丰富的、个性鲜明的羌族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努力。一直以来,邛崃市高度重视羌族非遗保护工作,成立了羌族非遗保护领导小组,通过健全保护管理机制,制定了详细的羌族非遗保护计划,针对羌族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特殊性,修改完善了《邛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管理办法》。同时,建立传承场所,在毗邻羌寨的火井镇设立成都尔玛民俗博物馆,展厅面积700平方米,内设青铜、陶器、羌绣、服饰、民俗等10个展馆,展品近7000件,常年免费对外开放,年观展人数约20万人次。在直台村设立成都尔玛民俗博物馆直台分馆,展出陶器、瓷器、羌族杂件等羌文化展品;在南宝山直台村和木梯村设立了2个羌族非遗陈列室,展出羌绣、羌笛、羊皮鼓等羌文化特色产品。另外,还引入藏羌织绣国家级传承人杨华珍老师在南宝山建立非遗传习所和工作室糖心vlog官网。
为提升羌族原生态演艺品质,邛崃市常年开展传习培训活动,定期邀请专业教师对羌族舞蹈、羌族乐器、羌族原生态演唱等进行专业辅导,先后成立邛羌艺术团和羌族尔玛圣火艺术团等6支羌文化特色队伍,开展了羌族非遗“四进”(进校园、进社区、进古镇、进景区)活动60余场。2018-2022连续5年举办了南宝山羌历新年庆祝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南宝山羌族集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等活动,进一步推动南宝山羌族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发展。
“非遗+文旅” 民族文化焕发新活力
近年来,邛崃市一直坚持以“文旅融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思路,把羌文化展示和体验作为乡村旅游的核心内容,全力塑造“天府羌寨·云上南宝”品牌形象。
首先,邛崃市以羌族集聚区非遗保护成果展为契机,举办羌文化旅游节、高山蓝莓旅游节、羌历新年庆典等特色乡村旅游活动,探索出了“非遗+文创”“非遗+旅游”的发展模式,羌文化生态得到了整体保护。其次,邛崃市依托海拨高、夏季气温低的自然条件和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带动以金花、木梯和直台三个移民安置点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建成农家乐150余家,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收入1000万元以上。另外,在南宝山三个移民村建成1500亩高山蓝莓基地和3000亩高山茶叶基地。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建成了成都市最大的高山蓝莓基地,开发加工蓝莓饮料、蓝莓酱、蓝莓酒等系列产品,推动高山蓝莓全产业链发展,“南宝高山”品牌系列高山茶获国家茶叶种植和加工有机认证,40%产品远销国外。
目前,南宝山羌族集聚区已逐步形成听羌歌、看羌舞、吃羌餐、喝羌酒、住羌家的羌族文化旅游体验“一条龙”,已成为集展示与保护、生活体验、旅游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羌文化体验区。